当前位置:  首页 ? 核心价值观典型

王争艳:扎根基层 爱民为民

日期:2013年12月05日  信息来源:  字体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〖打印〗 >〖关闭窗口〗

  王争艳给病人看病

  王争艳,女,1954年12月生,武汉市汉口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,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,中共党员。

  "全国劳动模范","第七届中国医师奖","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","湖北省劳动模范","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","湖北省人民好医生","湖北省三八红旗手","湖北省十大女杰","武汉市城市英雄""武汉市劳模"、"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标兵","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","武汉市道德模范","武汉市优秀家庭医生","武汉市十佳女医务工作者","武汉市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"等。

  王争艳1984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(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),长期工作在医院临床一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,她以自己过硬的医德、医风、医术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赢得了患者的爱戴、同行的尊敬和社会的广泛赞誉。

王争艳指导医护人员

  爱岗敬业、精益求精的职业信念

  王争艳同志立足岗位、甘于平凡、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,满腔热情地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,勤奋好学、精益求精,以精湛的医术服务病人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上医之境。

  王争艳在武汉医学院学习时,一代名医裘法祖曾讲授"先看病人,再看片子,最后看检查报告,是为上医;同时看片子和报告,是为中医;只看报告,提笔开药,是为下医。"裘法祖的教诲深深地影响着她的从医生涯,她对每个病人都严格地执行"视、触、叩、听"诊疗原则,身体力行,追求"上医之境"。

 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只要是上班时间,在她的左上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个小电筒,左下口袋里总有一包棉签,右下口袋里备着一副听诊器,手腕上戴着的是一块十年前医院建院百年的纪念手表。小电筒、棉签、听诊器、手表,就是她诊断病情的"武器"。她诊疗有个习惯--从不打断病人讲述,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,接下来,她会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。王争艳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和耐心,用视、触、叩、听的医疗基本功,摸出了仪器都难以查出来的病。

  黄陂农民刘耀东,因持续消瘦四处求医,跑了多家医院,各种检查花了一千多元,病因仍然没有找到。经人介绍,他找到王争艳,开口第一句就说:"医生,我没钱,做不起检查。"王争艳温和地笑着,仔细询问了他的病情,然后从头到脚仔细检查。最后,王争艳让他躺到诊断床上,用双手摸他的肚子。几分钟后,王争艳问:"您是不是得过血吸虫病?"刘耀东惊呆了:"十几年前我得过这个病,您怎么知道的?"专科医院证实,王争艳的诊断完全正确。刘耀东逢人便夸:"王大夫真神了,她一摸,就知道我是什么病!"

王争艳早出晚归

  爱民为民、尽心尽力的高尚医德

  王争艳同志始终关心病人的疾苦,视患者为亲人,处处想患者之所想、急患者之所急、解患者之所忧,也正是这样,她拥有了一大批"粉丝",不管她在哪里工作,这些人就跟到哪。

  上世纪90年代初,王争艳是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名住院部医生,当时一位住院病人好多天解不出大便,王争艳卷起袖子亲自为他掏大便,她的举动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。1994年的一天,一名叫吕占奎的乙肝患者,因心梗突发呼吸心跳骤停,情况非常危急,命悬一线。王争艳马上对他进行心肺复苏,口对口人工呼吸长达半个小时。同事们都为她担心,"你就不怕他把乙肝传染给你吗?"王争艳说:"时间就是生命,抢救病人是第一,当时什么也没想,也来不及想。"每当谈起这件事同事们都说:"像这样子不顾一切抢救病人,没有多少人能像王争艳这样做。"

  84岁的石凤仙婆婆,双腿肿胀,卧床不起。两个女儿急坏了,一连找了几家医院的大夫,请求他们去老年公寓给母亲看病,但没有医生出诊。邻居介绍姐妹俩找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大夫。因老年公寓路不好走,姐妹俩特意嘱咐王争艳坐出租车来,车钱她们出。而王争艳却让同事用助动车顺路带一程,自己再步行2里路到了老年公寓。天已经转凉了,王争艳先搓热双手,再给石婆婆做检查。听完前胸后背、测量完血压后,王争艳俯下身子,不顾扑面而来的异味,一个一个掰开石婆婆肿胀得流水的脚指头查看。姐妹俩看着看着就哭了:"王大夫没戴口罩手套,一点也不嫌脏,我们做女儿的也没能做到啊!"

  廉洁文明、自尊自爱的优良医风

  王争艳同志从医25年来,坚守"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"的理念。只讲奉献,不求回报;甘于清贫,严于律己,干干净净做事,清清白白做人,实践和捍卫了医务工作者的圣洁和尊严。

  病人送了王争艳一个外号,叫"青霉素医生"。这个外号有两层含义,一是说她看病便宜,二是赞誉她行医干净。

  为了摸清王争艳"小处方"的真实性,武汉一家媒体专门抽查了王争艳2008和2009年封存的处方,结果,平均值只有55块钱。最小的处方只有两角七分钱,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,这是王争艳坚守的行医准则。

  1998年,一对夫妇慕名找到了王争艳,丈夫王荣华患有少见的"亚急性联合变性",这是一种因营养或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神经性病变,主要影响人体脊髓,治疗尚属世界难题,理论上要长期住院才能保住性命。但王荣华一家拿出医保中自己支付的部分都很困难。王争艳在详细地了解病情和检查后,根据病人的经济情况,给他们想了一个办法,在医院抢救一缓过劲就回家,她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。王争艳为王荣华提供的,是最基本的医疗,但在王荣华夫妇看来,却是救命的医疗。在王争艳的努力下,这十多年来他们真的做到了用有限的钱,维持一个罕见疾病患者的生命,一次次让陷入绝望的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。"对这个病,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,只有用心。"王争艳说。

  扎根基层、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

  作为一名同济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,王争艳同志长期安心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。她多次放弃高薪岗位的聘请,扎根社区,坚守清贫,坚持把给患者治好病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,把给基层群众带来健康作为自己的快乐和享受。

  作为副主任医师,王争艳却住着49.5平米的铁路职工宿舍,为了给儿子搭个暗楼,地面下挖了半米。为了将风蚀残年的父母从洪湖接来武汉尽些孝道,王争艳借钱购买了一套两居室。

  虽然自己生活并不富裕,但王争艳却经常替患者垫钱,几块钱的挂号费,十几块钱的药费,她常垫付,但是多年来,却保持着一个纪录:垫出去的钱,从来没有不还的。一个农民工在工地摔伤,连缝合带药费30元,病人只有20元,王争艳垫了10元钱,木讷的民工连个谢字也没有,就默默地走了。第二天,一瘸一拐的病人却捏着10元钱回来了,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,但这带着体温的10元钱,代表着一位患者对医生的崇敬之情。

  去年5月,医院再次委派勇挑重担的王争艳,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主任。还有七个月就要退休的王争艳,没有任何犹豫地来了,一头扎进了社区。社区医院看的多是一些常见病、慢性病。王争艳风趣地说自己是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,只要居民有要求,她都会出诊,让居民们感受到社区医生带来的便利和好处;她每天坐诊,耐心地接待每一位患者,用自己的努力告诉这里的居民--社区医院很方便,社区医生也能看好病。居民们慢慢改变了原来只到大医院就医的习惯。王争艳上任10个月,中心的门诊量就增长80%,住院病人翻了两番。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鄂ICP备11011361号 技术维护电话:027-82846670
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 武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武汉市信息中心承办

武汉发布

政务微博